颯然
詞語 | 颯然 |
---|---|
拼音 | sà rá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形容風雨聲。唐 杜甫《秦州雜詩》之十二:“俛仰悲身世,溪風為颯然。”清 龔自珍《水調歌頭·辛未六月二日風雨竟晝檢視敗簏中嚴江宋先生遺墨滿眼凄然賦此解》詞:“風雨颯然至,竟日作清寒。”(二)、迅疾、倏忽貌。唐 杜甫《牽牛織女》詩:“颯然精靈合,何必秋遂通!”宋 洪邁《夷堅丁志·郭簽判女》:“夜漏方上,女已颯然出。”《西湖佳話·斷橋情跡》:“文世高 正在詳審之際,傍邊判官高聲一喝,颯然驚覺,乃是南柯一夢。”
(三)、蕭索冷落貌。《文選·沉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城府颯然,庶僚如霣。”呂向 注:“颯然,謂空而無人也。”
(四)、衰頹貌。唐 盧綸《早春游樊川野居卻寄李端校書兼呈崔峒補闕司空曙主簿耿湋拾遺》詩:“颯然成一叟,誰更慕騫騰。”宋 歐陽修《樓頭》詩:“髮光如葆寧禁恨,不待為郎已颯然。”明 唐順之《陸慎齋先生壽序》:“奄忽二十餘年,則先生既颯然成翁,而走亦髮種種矣。”
(五)、眾多貌。宋 沉括《夢溪筆談·神奇》:“予乃齋潔取視之,其牙(佛牙)忽生舍利,如人身之汗,颯然涌出,莫知其數,或飛空中,或墜地。”
相關詞語:
想當然藹然可親藹然仁者安然如故安然無事安然無恙黯然傷神黯然失色黯然銷魂昂然自得傲然屹立岸然道貌黯然神傷黯然無色昂然直入昂然自若傲然挺立勃然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