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苴
詞語 | 土苴 |
---|---|
拼音 | tǔ j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渣滓,糟粕。比喻微賤的東西。猶土芥。(二)、以之為土苴,比喻賤視。
解釋:
(一)、渣滓,糟粕。比喻微賤的東西。猶土芥。
《莊子·讓王》:“道之真以治身,其緒餘以為國家,其土苴以治天下。” 陸德明 釋文:“ 司馬 云:土苴,如糞草也。 李 云:土苴,糟魄也,皆不真物也。” 宋 戴復古 《謝蕭和伯見訪》詩:“江湖尊白髮,土苴視黃金。”《金史·海陵紀》:“殫民力如馬牛,費財用如土苴。” 清 鄂爾泰 《贈方望溪》詩:“六經治世非土苴,相期津逮闚垠涯。” 吳梅 《中國戲曲概論》:“又 光 宣 之季, 黃岡 俗謳,風靡天下,內廷法曲,棄若土苴。”
(二)、以之為土苴,比喻賤視。
宋 呂大鈞 《天下為一家賦》:“皆土苴其子孫。” 王國維 《觀堂集林·<國學叢刊>序》:“或乃舍我熊掌,食彼馬肝,土苴百王,粃糠三古。”
釋義:
土苴,典故名,典出《莊子集釋》卷九下〈雜篇·讓王〉。主要義項有:1.渣滓,糟粕。比喻微賤的東西。猶土芥。 2.以之為土苴,比喻賤視。
相關詞語:
一掊土安土重遷安土樂業安土重舊安土重居半截入土苞苴竿牘補苴罅漏不服水土本鄉本土不便水土簸土揚沙不習地土不習水土不習水土寸土必爭寸土不讓寸土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