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日
詞語 | 對日 |
---|---|
拼音 | duì rì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回答有關(guān)太陽問題的故事。出處有二:(1)《后漢書·黃琬傳》:“建和 元年正月日食……太后詔問所食多少,瓊 思其對而未知所況。琬 年七歲,在傍,曰:‘何不言日食之餘,如月之初?’瓊 大驚,即以其言應(yīng)詔,而深奇愛之。”(2)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夙惠》:“晉 明帝 數(shù)歲,坐 元帝 膝上,有人從 長安 來……因問 明帝:‘汝意謂 長安 何如日遠(yuǎn)?’答曰:‘日遠(yuǎn)。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 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 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 長安。’”后因以“對日”為形容幼年聰慧之典。北周 庾信《傷王司徒褒》詩:“青衿已對日,童子即論天。”唐 王維《恭懿太子挽歌》:“翀?zhí)焱踝尤ィ瑢θ帐ゾ龖z。”解釋:
(一)、回答有關(guān)太陽問題的故事。出處有二:(1)《后漢書·黃琬傳》:“ 建和 元年正月日食……太后詔問所食多少, 瓊 思其對而未知所況。
琬 年七歲,在傍,曰:‘何不言日食之餘,如月之初?’ 瓊 大驚,即以其言應(yīng)詔,而深奇愛之。”(2)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夙惠》:“ 晉 明帝 數(shù)歲,坐 元帝 膝上,有人從 長安 來……因問 明帝 :‘汝意謂 長安 何如日遠(yuǎn)?’答曰:‘日遠(yuǎn)。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 元帝 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 元帝 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 長安 。’”后因以“對日”為形容幼年聰慧之典。 北周 庾信 《傷王司徒褒》詩:“青衿已對日,童子即論天。” 唐 王維 《恭懿太子挽歌》:“翀?zhí)焱踝尤ィ瑢θ帐ゾ龖z。”
釋義:
1.回答有關(guān)太陽問題的故事。出處有二:(1)《后漢書.黃琬傳》:"建和元年正月日食……太后詔問所食多少﹐瓊思其對而未知所況。琬年七歲﹐在傍﹐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瓊大驚﹐即以其言應(yīng)詔﹐而深奇愛之。"(2)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夙惠》:"晉明帝數(shù)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yuǎn)?'答曰:'日遠(yuǎn)。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后因以"對日"為形容幼年聰慧之典。
相關(guān)詞語:
愛日惜力暗無天日白虹貫日白日見鬼白日升天白日衣繡白日做夢百花生日飽食終日倍日并行蔽日干云并日而食撥云見日補(bǔ)天浴日不見天日不可終日不日不月白日飛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