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革
詞語 | 斥革 |
---|---|
拼音 | chì gé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革除斥革職銜解釋:
(一)、開除;革除。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科第·元》:“相傳 蘇州 解元自 明 弘治 戊午科 唐寅 以科塲事斥革后總不利。” 清 姚鼐 《原任少詹事張君權厝銘》序:“於是榜發磨勘,有摘君所薦舉人 梁泉 卷疵纇數十,當斥革,吏遂傅君法,革職提問。” 魯迅 《墳·我之節烈觀》:“假使這 唐 人還活著,一定要斥革功名,‘以正人心而端風俗’了。”
釋義:
斥革是一漢字詞語,是指開除;革除。
造句:
1、 凡馬、步技藝學習三年不成者,斥革出學;成者給以餉糈。
2、 倘有顢頇不堪任事者,立予斥革;若其辦事勤能持躬廉謹,則期滿之日,本官加結保舉,然后錄用;若服官后有貪贓不法者,保舉者坐罪。
相關詞語:
兵銷革偃除奸革弊鼎新革故風行革偃革帶移孔革風易俗革故鼎新革奸鏟暴革舊維新革面斂手革面洗心革命反正革圖易慮裹尸馬革革凡成圣革凡登圣革故立新革舊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