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
詞語 | 扶蘇 |
---|---|
拼音 | fú s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 扶胥 ”。1.樹名。《詩·鄭風·山有扶蘇》:“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毛 傳:“扶蘇,扶胥,小木也。” 馬瑞辰 通釋:“《釋木》:‘輔,小木。’小木即木之名。 錢大昕 曰:‘扶、輔聲義皆相近,長言為扶蘇,急言為輔。’其説是也……胥、疏、蘇疊韻,古通用。”(2).古代兵車上的藩盾。《周禮·夏官·司戈盾》“及舍,設藩盾,行則斂之” 漢 鄭玄 注:“藩盾,盾可以藩衛者,如今之扶蘇與?” 孫詒讓 正義:“云今之扶蘇者…… 惠士奇 云:‘蘇與胥古文通,故扶蘇一作扶胥,蓋 秦 漢 間語, 周 之藩盾也。建之乘車,以蔽左右;軍旅會同,前后拒守,在車兩藩,故曰藩盾。’”《六韜·軍用》:“凡用兵之大數,將甲士萬人,法用武衛大扶胥三十六乘……武翼大櫓矛戟扶胥七十二具。”(3).扶助。《黃庭內景經·若得》:“三真扶胥共房津,五斗煥明是七元。” 南朝 梁 陶弘景 《華陽頌》:“重離儻或似,七元乃扶胥。”解釋:
(一)、亦作“ 扶胥 ”。樹名。
《詩·鄭風·山有扶蘇》:“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毛 傳:“扶蘇,扶胥,小木也。” 馬瑞辰 通釋:“《釋木》:‘輔,小木。’小木即木之名。 錢大昕 曰:‘扶、輔聲義皆相近,長言為扶蘇,急言為輔。’其説是也……胥、疏、蘇疊韻,古通用。”
(二)、古代兵車上的藩盾。
《周禮·夏官·司戈盾》“及舍,設藩盾,行則斂之” 漢 鄭玄 注:“藩盾,盾可以藩衛者,如今之扶蘇與?” 孫詒讓 正義:“云今之扶蘇者…… 惠士奇 云:‘蘇與胥古文通,故扶蘇一作扶胥,蓋 秦 漢 間語, 周 之藩盾也。建之乘車,以蔽左右;軍旅會同,前后拒守,在車兩藩,故曰藩盾。’”《六韜·軍用》:“凡用兵之大數,將甲士萬人,法用武衛大扶胥三十六乘……武翼大櫓矛戟扶胥七十二具。”
(三)、扶助。
《黃庭內景經·若得》:“三真扶胥共房津,五斗煥明是七元。” 南朝 梁 陶弘景 《華陽頌》:“重離儻或似,七元乃扶胥。”
釋義:
扶蘇,亦作“扶胥”。可作為花木名、武器名、動詞,人名(見本詞條2、3\5義項)、藥名(見本詞條第4義項)
造句:
1、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山有喬松,隰有游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詩經
2、奚山望歲三百年,公子扶蘇胡不歸。前世今生一雙人,生死輪回未央情。書海滄生
相關詞語:
持危扶顛鋤強扶弱定傾扶危東扶西倒吊死扶傷定亂扶衰扶顛持危扶老攜幼扶墻摸壁扶傾濟弱扶弱抑強扶危定亂扶危濟困扶搖萬里扶搖直上扶正黜邪扶正祛邪扶危持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