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豎
詞語 | 兇豎 |
---|---|
拼音 | xiōng shù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兇惡的小人。多指宦官。《后漢書·竇武傳》:“當(dāng)是時,兇豎得志,士大夫皆喪其氣矣。”《晉書·武帝紀》:“制曰……況以新集易動之基,而無久安難拔之慮,故 賈充 兇豎,懷姦志以擁權(quán); 楊駿 豺狼,苞禍心以專輔。” 唐 沉佺期 《答魑魅代書寄家人》詩:“兇豎曾驅(qū)策,權(quán)豪豈易當(dāng)。” 清 侯方域 《宦官論》:“今天子手除兇豎,明見萬里矣,然竊以為未遑目睫也。”兇險的小人。猶言惡賊。 唐 韓愈 《與鄂州柳中丞書》之二:“蚊蚋蟻蟲之聚,感兇豎喣濡飲食之惠。”《舊唐書·張鎬傳》:“﹝ 鎬 ﹞手書密表奏曰:‘ 思明 兇豎,因逆竊位,兵強則眾附,勢奪則人離。’” 宋 王禹偁 《右衛(wèi)上將軍贈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敕撰》:“格 苗 不待于七旬,圍 蔡 止勞於九日,蕩乎兇豎,公有力焉。”解釋:
(一)、兇惡的小人。多指宦官。
《后漢書·竇武傳》:“當(dāng)是時,兇豎得志,士大夫皆喪其氣矣。”《晉書·武帝紀》:“制曰……況以新集易動之基,而無久安難拔之慮,故 賈充 兇豎,懷姦志以擁權(quán); 楊駿 豺狼,苞禍心以專輔。” 唐 沉佺期 《答魑魅代書寄家人》詩:“兇豎曾驅(qū)策,權(quán)豪豈易當(dāng)。” 清 侯方域 《宦官論》:“今天子手除兇豎,明見萬里矣,然竊以為未遑目睫也。”
(二)、兇險的小人。猶言惡賊。
唐 韓愈 《與鄂州柳中丞書》之二:“蚊蚋蟻蟲之聚,感兇豎喣濡飲食之惠。”《舊唐書·張鎬傳》:“﹝ 鎬 ﹞手書密表奏曰:‘ 思明 兇豎,因逆竊位,兵強則眾附,勢奪則人離。’” 宋 王禹偁 《右衛(wèi)上將軍贈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敕撰》:“格 苗 不待于七旬,圍 蔡 止勞於九日,蕩乎兇豎,公有力焉。”
釋義:
兇豎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xiong shu,是指兇惡的小子。
相關(guān)詞語:
避兇趨吉標(biāo)新豎異兵兇戰(zhàn)危逞兇肆虐膽寒發(fā)豎獨豎一幟多兇少吉二豎為虐逢兇化吉骨寒毛豎寒毛卓豎橫眉豎眼橫七豎八橫三豎四橫說豎說橫躺豎臥橫拖豎拉橫遮豎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