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字
詞語 | 虛字 |
---|---|
拼音 | xū z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人稱沒有很實在意義的字,其中一部分相當于現代的虛詞(跟“實字”相對)。也叫虛字眼兒。解釋:
(一)、即虛詞。指不能單獨成句,意義比較抽象,而具有一定語法意義的詞。如介詞、連詞、助詞。
《朱子語類》卷六七:“且如解《易》,只是添虛字去迎過意來,便得。今人解《易》,迺去添他實字,卻是借他做己意説了。” 宋 樓昉 《過庭錄》:“文字之妙,只在幾箇助辭虛字上……助亂虛字,是過接斡旋千轉萬化處。” 杜甫 《峽口》詩 清 仇兆鰲 題解:“詩句中用虛字,貴乎逸而有致。 謝朓 詩‘去矣方滯淫,懷哉罷歡宴’,不如 老杜 ‘去矣英雄事,荒哉割據心’。”
(二)、無用的贅字。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總論》:“近 任昉 、 王元長 等,辭不貴奇,競須新事,爾來作者,寖以成俗。遂乃句無虛語,語無虛字。”參見“ 虛語 ”。
釋義:
虛字(empty word) 沒有很實在意義的字,其中一部分相當于現代的虛詞。亦稱“虛字眼兒”,張炎《詞源》卷下有《虛字》一條,他說:“詞與詩不同。詞之句語,有二字、三字、四字至六字、七八字者,若堆疊實字,讀且不通,況付之雪兒乎?合用虛字呼喚* 。單字如‘正’、‘但’、‘甚’‘任’之類。兩字如‘莫是’還有’、‘那堪’之類。三字如‘更能消’、‘最無端’、‘又卻是’之類。此等虛字卻要用之得其所。若能善用虛字,句語自活,必不質實,觀者無掩卷之誚。”
造句:
1、光靈子一直是峨眉虛字輩師叔掌門都看好的下一代最杰出的女弟子,年齡不過才二十出頭,卻是才德兼備,又以穩重謙卑而服眾。
2、俞敏,1984,《漢藏虛字比較研究》,《中國語文學論文選》,東京光生館。
相關詞語:
一字師八字打開白紙黑字避實擊虛避實就虛不立文字不易一字不虛此行拆白道字趁虛而入乘虛迭出乘虛而入詞鈍意虛拆牌道字乘隙搗虛乘虛蹈隙殆無虛日待字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