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公
詞語 | 次公 |
---|---|
拼音 | cì gōng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漢蓋寬饒字次公。為官廉正不阿,刺舉無所回避。(二)、排行第二者之稱。
解釋:
(一)、 漢 蓋寬饒 字 次公 。為官廉正不阿,刺舉無所回避。
平恩侯 許伯 治第新成,權(quán)貴均往賀, 寬饒 不行,請而后往,自尊無所屈。 許伯 親為酌酒, 寬饒 曰:“無多酌我,我乃酒狂。”丞相 魏侯 笑道:“ 次公 醒而狂,何必酒也?”見《漢書·蓋寬饒傳》。又 漢 黃霸 亦字 次公 。 霸 少學(xué)律令,為人明察內(nèi)敏,得吏民心,所至有政績。見《漢書·循吏傳·黃霸》。后因以“次公”稱剛直高節(jié)之士或廉明有聲的官吏。 宋 蘇軾 《贈孫莘老七絕》:“時復(fù)中之 徐邈 圣,毋多酌我 次公 狂。” 宋 林逋 《寄上金陵馬右丞》詩:“盡道 次公 當(dāng)入相,江湖那肯久遲徊。”
(二)、排行第二者之稱。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頭滾》:“后其次公就蕩婦宿,罹殺身之禍,其兆於此耶?”
釋義:
次公cì gōng,排行第二者之稱,出自《聊齋志異·頭滾》。
相關(guān)詞語:
白衣公卿報冰公事秉公辦理秉公無私不次之遷不可造次鮑魚之次抱冰公事背公向私背公營私秉公滅私秉公任直不次之位不敢造次城北徐公出以公心超階越次持論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