貶絀
詞語 | 貶絀 |
---|---|
拼音 | biǎn chù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貶退,罷黜。絀,通“ 黜 ”。《韓詩外傳》卷九:“天子聞之,必將貶絀吾君,危其社稷,絶其宗廟,是罪四也。”《宋史·太祖紀(jì)三》:“ 王全斌 入 蜀 ,貪恣殺降,雖有大功,即加貶絀。”解釋:
(一)、貶退,罷黜。絀,通“ 黜 ”。
《韓詩外傳》卷九:“天子聞之,必將貶絀吾君,危其社稷,絶其宗廟,是罪四也。”《宋史·太祖紀(jì)三》:“ 王全斌 入 蜀 ,貪恣殺降,雖有大功,即加貶絀。”
釋義:
1.貶退,罷黜。絀,通"黜"。
相關(guān)詞語:
褒善貶惡不置褒貶褒貶與奪筆削褒貶財匱力絀計絀方匱時絀舉贏時絀舉盈示貶于褒相形見絀心余力絀一字褒貶左支右絀心勞計絀寓貶于褒采善貶惡褒貶分明變褒為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