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靡
詞語 | 胥靡 |
---|---|
拼音 | xū mí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古代服勞役的奴隸或刑徒。亦為刑罰名。《墨子·天志下》:“民之格者則勁拔(殺)之,不格者則係操(纍)而歸,丈夫以為僕圉、胥靡。”《莊子·庚桑楚》:“胥靡登高而不懼,遺死生也。”成玄英 疏:“胥靡,徒役之人也。”《呂氏春秋·求人》:“傅説,殷 之胥靡也。”高誘 注:“胥靡,刑罪之名也。”《漢書·楚元王劉交傳》:“王 戊 稍淫暴……二人諫,不聽,胥靡之,衣之赭衣,使杵臼雅舂於市。”顏師古 注:“聯(lián)繫使相隨而服役之,故謂之胥靡,猶今之役囚徒以鎖聯(lián)綴耳。”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孔融 曰:‘禰衡 罪同胥靡,不能發(fā)明王之夢。’”清 吳兆騫《奉酬徐健庵見贈之作》詩:“脫驂深愧胥靡贖,裂帛誰憐屬國還。”(二)、特指腐刑。宋 王禹偁《記馬》:“圉人復(fù)曰:‘以是駒配是母,幸而騮,其駿必倍;不幸而騍,又獲其種,明年將胥靡之,不可失也。’”原注:“胥靡,腐刑也,俚言改馬也。”按,《莊子·庚桑楚》陸德明 釋文引 崔譔 曰:“胥靡,腐刑也。”《史記·儒林列傳》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胥靡,腐刑。”王禹偁 此文用其義。
(三)、空無所有。《荀子·儒效》:“鄉(xiāng)也,胥靡之人,俄而治天下之大器舉在此,豈不貧而富矣哉!”王先謙 集解引 王引之 曰:“胥靡者空無所有之謂,故 荀子 以況貧。胥之言疏也;疏,空也;靡,無也;胥靡猶言胥無。”《漢書·揚雄傳下》:“蓋胥靡為宰,寂寞為尸。”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胥,相也;靡,無也。言相師以無為作宰者也。”
解釋:
(一)、古代服勞役的奴隸或刑徒。亦為刑罰名。
《墨子·天志下》:“民之格者則勁拔(殺)之,不格者則係操(纍)而歸,丈夫以為僕圉、胥靡。”《莊子·庚桑楚》:“胥靡登高而不懼,遺死生也。” 成玄英 疏:“胥靡,徒役之人也。”《呂氏春秋·求人》:“ 傅説 , 殷 之胥靡也。” 高誘 注:“胥靡,刑罪之名也。”《漢書·楚元王劉交傳》:“王 戊 稍淫暴……二人諫,不聽,胥靡之,衣之赭衣,使杵臼雅舂於市。” 顏師古 注:“聯(lián)繫使相隨而服役之,故謂之胥靡,猶今之役囚徒以鎖聯(lián)綴耳。”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孔融 曰:‘ 禰衡 罪同胥靡,不能發(fā)明王之夢。’” 清 吳兆騫 《奉酬徐健庵見贈之作》詩:“脫驂深愧胥靡贖,裂帛誰憐屬國還。”
(二)、特指腐刑。
宋 王禹偁 《記馬》:“圉人復(fù)曰:‘以是駒配是母,幸而騮,其駿必倍;不幸而騍,又獲其種,明年將胥靡之,不可失也。’”原注:“胥靡,腐刑也,俚言改馬也。”按,《莊子·庚桑楚》 陸德明 釋文引 崔譔 曰:“胥靡,腐刑也。”《史記·儒林列傳》 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胥靡,腐刑。” 王禹偁 此文用其義。
(三)、空無所有。
《荀子·儒效》:“鄉(xiāng)也,胥靡之人,俄而治天下之大器舉在此,豈不貧而富矣哉!” 王先謙 集解引 王引之 曰:“胥靡者空無所有之謂,故 荀子 以況貧。胥之言疏也;疏,空也;靡,無也;胥靡猶言胥無。”《漢書·揚雄傳下》:“蓋胥靡為宰,寂寞為尸。”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胥,相也;靡,無也。言相師以無為作宰者也。”
釋義:
宋 王禹偁 《記馬》:“圉人復(fù)曰:‘以是駒配是母,幸而騮,其駿必倍;不幸而騍,又獲其種,明年將胥靡之,不可失也。’”原注:“胥靡,腐刑也,俚言改馬也。”按,《莊子·庚桑楚》 陸德明 釋文引 崔撰 曰:“胥靡,腐刑也。”《史記·儒林列傳》 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胥靡,腐刑。” 王禹偁 此文用其義。戰(zhàn)國時代對一種家內(nèi)男性奴隸的稱謂,因被用繩索連著強(qiáng)制勞動,故名。來源于刑徒,主要從事筑城等土木工程。與漢代的“城旦”相同。《墨子.天志下》:“不格者則系操而歸,大夫以為仆、圉、胥靡。”《韓非子.六反》:“刑盜,非治所刑也。治所刑也者,是治胥靡也。”《戰(zhàn)國策.宋衛(wèi)策》:“衛(wèi)嗣君時,胥靡逃之魏,衛(wèi)贖之白金,不與。乃請以左氏。”《漢書.楚元王傳》:“胥靡之,衣之赭衣,使杵臼雅舂于市。”顏師古注:“聯(lián)系使相隨而服役之,故謂之胥靡,猶今之役囚徒以鎖聯(lián)綴耳。
相關(guān)詞語:
波流茅靡草靡風(fēng)行長惡靡悛從風(fēng)而靡蹙蹙靡騁風(fēng)靡一時鳳靡鸞吪風(fēng)馳草靡風(fēng)行草靡鼓餒旗靡抉目胥門夸多斗靡靡靡之音靡顏膩理靡衣媮食靡有孑遺靡堅不摧靡然成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