鵜鶘
詞語 | 鵜鶘 |
---|---|
拼音 | tí h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鳥,體長可達2米,翅膀大,嘴長,尖端彎曲,嘴下有一個皮質的囊,可以存食,羽毛大多白色,翅膀上有少數黑色羽毛。喜群居,善于游泳和捕魚。也叫淘河。解釋:
(一)、水鳥,體長可達二米,翼大,嘴長,尖端彎曲,嘴下有一個皮質的囊,羽毛灰白色,翼上有少數黑色羽毛。善于游泳和捕魚,捕得的魚存在皮囊中。多群居在熱帶或亞熱帶沿海。
《莊子·外物》:“魚不畏網,而畏鵜鶘。”《三國志·魏志·文帝紀》:“夏五月,有鵜鶘鳥集 靈芝池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禽一·鵜鶘》:“鵜鶘處處有之,水鳥也。似鶚而甚大,灰色如蒼鵝。喙長尺餘,直而且廣,口中正赤,頷下胡大如數升囊。好羣飛,沉水食魚,亦能竭小水取魚。”
釋義:
1.水鳥,體長可達二米,翼大,嘴長,尖端彎曲,嘴下有一個皮質的囊,羽毛灰白色,翼上有少數黑色羽毛。善于游泳和捕魚,捕得的魚存在皮囊中。多群居在熱帶或亞熱帶沿海。肉可以吃,羽毛可以做裝飾品。
造句:
1、 有湖,有懸橋;湖里鵜鶘最多,倚在橋欄上看它們水里玩兒,可以消遣日子。周圍是白金漢宮,西寺,國會,各部官署,都是最忙碌的所在;倚在橋欄上的人卻能偷閑鑒賞那西寺和國會的戈昔式尖頂的輪廓,也算福氣了。
2、 描述:羽毛枕頭:在德國伍珀塔爾動物園,一只玫瑰鵜鶘把頭靠在身上休息.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