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
詞語 | 火災 |
---|---|
拼音 | huǒ zāi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失火造成的災害:防止森林火災。解釋:
(一)、亦作“ 火烖 ”。亦作“ 火災 ”。因火造成的災害。
《左傳·昭公十七年》:“諸侯其有火災乎!”《史記·封禪書》:“ 越 俗有火烖,復起屋,必以火,用勝服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渭水三》:“ 地皇 三年, 霸橋 火災自東起。”
(二)、指戰爭災禍。
《人民日報》1965.7.31:“所謂局部戰爭的策源地,可能變成世界性的火災。”
(三)、見“ 火災 ”。
釋義:
失火造成的災害:防止森林~。
造句:
1、 火災隱患,溺水喪生,安全第一,生活之本。
2、 這家商場防火制度不嚴格,終于釀成了火災。
相關詞語:
熬油費火抱薪救火不通水火八難三災把薪助火抱火厝薪抱火寢薪抱火臥薪鼻端出火鼻端生火鼻頭出火炳如觀火炳若觀火不避水火不避湯火不食煙火趁火打劫撮鹽入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