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胙
詞語 | 散胙 |
---|---|
拼音 | sàn zuò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舊時祭祀以后,分發祭肉,叫做“散胙”。 魯迅 《熱風·即小見大》:“凡有犧牲在祭壇前瀝血之后,所留給大家的,實在只有‘散胙’這一件事了。” 魯迅 《兩地書·致許廣平二二》:“犧牲為群眾祈福,祀了神道之后,群眾就分了他的肉,散胙。”解釋:
(一)、舊時祭祀以后,分發祭肉,叫做“散胙”。
魯迅 《熱風·即小見大》:“凡有犧牲在祭壇前瀝血之后,所留給大家的,實在只有‘散胙’這一件事了。” 魯迅 《兩地書·致許廣平二二》:“犧牲為群眾祈福,祀了神道之后,群眾就分了他的肉,散胙。”
釋義:
散胙,讀音是sàn zuò,漢語詞語,指舊時祭祀以后,分發祭肉,叫做“散胙”。
相關詞語:
鳥獸散不歡而散冰解云散冰散瓦解冰消霧散冰消云散冰銷霧散冰銷葉散彩云易散電流星散東零西散風流云散分茅胙土風吹云散風行雨散骨肉離散廣陵散絕魂飛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