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寇
詞語 | 流寇 |
---|---|
拼音 | liú kòu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到處流竄的盜匪流動不定的叛亂者解釋:
(一)、到處轉移、沒有固定據點的盜匪。舊時統治階級常用以污蔑農民起義軍。多指 明 末 李自成 、 張獻忠 等領導的農民軍。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葛蒼公傳》:“ 楊嗣昌 督師無狀,公上書列其罪,直聲震輦下,及流寇猖獗,又數上言疏時事。” 毛澤東 《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肅清流寇思想,實為紅軍黨內思想斗爭的一個重要目標。”
釋義:
流寇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liúkòu,意思是到處流竄的盜匪,流動不定的叛亂者。
造句:
1、 以精銳之師擊滅小股流寇,猶如以水救水,易如反掌。
2、 然而流寇主義在今天的破產農民中還是存在的,他們的意識反映到游擊戰爭的領導者們的頭腦中,就成了不要或不重視根據地的思想。
相關詞語:
不同流俗百世流芳百世流芬本末源流筆翰如流波流茅靡滄海橫流川流不息從諫如流從令如流從善如流成王敗寇從善若流從流忘反大步流星倒背如流德厚流光砥柱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