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牘
詞語 | 赤牘 |
---|---|
拼音 | chì dú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尺牘。赤,通“ 尺 ”。古代書寫用的木簡。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二》:“ 三代 之人必習(xí)為詞命,童子入小學(xué)則教以應(yīng)對,蓋赫蹏未興,赤牘未削,一切利害事宜皆面陳而口宣之。” 明 顧起綸 《國雅品·士品四》:“赤牘三朝事,青編四海傳。”(2).尺牘。赤,通“ 尺 ”。指書信。 明 臧懋循 《與茅康伯書》:“足下不遠(yuǎn)千里,而賜不佞翰貺,溢美之言盈于赤牘。”解釋:
(一)、尺牘。赤,通“ 尺 ”。古代書寫用的木簡。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二》:“ 三代 之人必習(xí)為詞命,童子入小學(xué)則教以應(yīng)對,蓋赫蹏未興,赤牘未削,一切利害事宜皆面陳而口宣之。” 明 顧起綸 《國雅品·士品四》:“赤牘三朝事,青編四海傳。”
(二)、尺牘。赤,通“ 尺 ”。指書信。
明 臧懋循 《與茅康伯書》:“足下不遠(yuǎn)千里,而賜不佞翰貺,溢美之言盈于赤牘。”
釋義:
1.尺牘。赤,通"尺"。古代書寫用的木簡。 2.尺牘。赤,通"尺"。指書信。
相關(guān)詞語:
案牘勞形案牘之勞案無留牘白眉赤眼苞苴竿牘白兔赤烏白魚赤烏長篇累牘赤壁鏖兵赤膊上陣赤誠相待赤膽忠心赤地千里赤口毒舌赤繩系足赤貧如洗赤身露體赤舌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