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食
詞語 | 游食 |
---|---|
拼音 | yóu shí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不務農而食。解釋:
(一)、游手好閑,不勞而食。
《荀子·成相》:“臣下職,莫游食。” 楊倞 注:“游食謂不勤於事,素飡游手也。”《元典章新集·刑部·騙奪》:“今因照刷文卷,多有革閒弓手祗候、無役軍人,糾合游食之徒,聚成羽黨。” 廖仲愷 《錢幣革命與建設》:“游食者眾,則社會日貧。”
(二)、謂居處不定,到處謀食。
《管子·治國》:“凡為國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則民無所游食。” 元 岳伯川 《鐵拐李》第一折:“這老頭子硬頭硬腦的,正是躲避差徭游食戶。村里尋往城里去,城里尋往村里去。”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旭亭家書》:“﹝ 旭亭 ﹞性和靄,居家勤儉,年四十,即棄儒冠,游食四方。”
(三)、指居無定處,四處謀食的人。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張瀚》:“ 瀚 聞報,以募召游食,饑附飽颺,不可用。”
(四)、游蕩無業,不勞而食。
《漢書·明帝紀》:“田荒不耕,游食者眾。”《晉書·熊遠傳》:“自喪亂以來,農桑不修,游食者多,皆去本逐末故也。” 明 余繼登 《典故紀聞》卷十二:“國無游民則生者眾矣,游食者,為國之蠹也。”
(五)、到處流動取食物。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四:“有邑君長皆賜印綬,冠用獺皮,取其游食於水。”《資治通鑒·晉穆帝永和八年》:“ 魏主 閔 既克 襄國 ,因游食 常山 、 中山 諸郡。”
釋義:
1.游手好閑,不勞而食。 2.謂居處不定,到處謀食。 3.指居無定處,四處謀食的人。
相關詞語:
哀梨蒸食八珍玉食伴食宰相幫虎吃食飽食暖衣飽食終日秉燭夜游炳燭夜游并日而食不食馬肝不食周粟不食之地布衣蔬食伴食中書幫狗吃食卑宮菲食背惠食言敝衣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