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日
詞語 | 期日 |
---|---|
拼音 | qī r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約定或預測的日數或時間。解釋:
(一)、約定或預測的日數或時間。
《周禮·地官·山虞》:“令萬民時斬材,有期日。” 孫詒讓 正義:“有期日者,謂依其所用木之多少,為其出山入山之日數。”《漢書·夏侯始昌傳》:“ 始昌 明於陰陽,先言 柏梁臺 災日,至期日果災。” 唐 韓愈 《唐故贈絳州刺史馬府君行狀》:“ 愈 既世通家,詳聞其世系事業,今葬有期日,從少府請,掇其大者為行狀。” 唐 溫大雅 《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二:“遣使啟帝,請期日赴京。”《宋史·岳飛傳》:“盡 磁 、 相 、 開 、 德 、 澤 、 潞 、 晉 、 絳 、 汾 、 隰 之境,皆期日興兵,與官軍會。”
釋義:
期日,在民法中是“期間”的對稱,期間是指特定時間段,而期日是指不可分割的特定時間點,具體指人民法院和當事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會合進行訴訟行為的某一特定的日期。
造句:
1、貨有過期日,人有看膩時。你在我心里,能牛逼幾時。
2、星期日,我和妹妹結伴去看望姥姥。
相關詞語:
愛日惜力暗無天日白虹貫日白日見鬼白日升天白日衣繡白日做夢百花生日飽食終日倍日并行蔽日干云并日而食撥云見日補天浴日不見天日不可終日不期而然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