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斷
詞語 | 斫斷 |
---|---|
拼音 | zhuó duà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砍斷;截斷。《西京雜記》卷五:“在船者斫斷其纜,船復漂蕩。”唐 韓愈《石鼓歌》:“年深豈免有缺畫,快劍斫斷生蛟鼉。”郭沫若《水平線下·到宜興去》:“電線都被軍士斫斷,電燈泡也多被他們拿去了。”解釋:
(一)、砍斷;截斷。
《西京雜記》卷五:“在船者斫斷其纜,船復漂蕩。” 唐 韓愈 《石鼓歌》:“年深豈免有缺畫,快劍斫斷生蛟鼉。” 郭沫若 《水平線下·到宜興去》:“電線都被軍士斫斷,電燈泡也多被他們拿去了。”
釋義:
zhuó duàn ㄓㄨㄛˊ ㄉㄨㄢˋ 斫斷(斫斷)砍斷;截斷。《西京雜記》卷五:“在船者斫斷其纜,船復漂蕩。” 唐 韓愈 《石鼓歌》:“年深豈免有缺畫,快劍斫斷生蛟鼉。” 郭沫若 《水平線下·到宜興去》:“電線都被軍士斫斷,電燈泡也多被他們拿去了
相關詞語:
暗弱無斷不斷如帶殘編斷簡抽刀斷水愁腸寸斷采椽不斫殘圭斷璧殘篇斷簡殘章斷簡成風之斫成城斷金遲疑不斷出死斷亡當斷不斷當機立斷獨斷獨行獨斷專行斷壁殘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