搴旗
詞語 | 搴旗 |
---|---|
拼音 | qiān qí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拔取敵方旗幟。(二)、高舉旗幟。
解釋:
(一)、拔取敵方旗幟。
《吳子·料敵》:“然則一軍之中,必有虎賁之士,力輕扛鼎,足輕戎馬,搴旗斬將,必有能者。” 漢 司馬遷 《報任安書》:“不能備行伍,攻城野戰,有斬將搴旗之功。” 唐 杜甫 《前出塞》詩之二:“捷下萬仞岡,俯身試搴旗。”《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史料·廣東紀事詩》:“笑他兵力輸民力,斬將搴旗幾十村。”
(二)、高舉旗幟。
黃遠庸 《政黨安在》:“其四……則臨時奔赴,搴旗吶喊,好為生事者也。”
釋義:
1.拔取敵方旗幟。 2.高舉旗幟。
相關詞語:
別樹一旗重整旗鼓扯鼓奪旗扯旗放炮扯順風旗重興旗鼓重振旗鼓大張旗鼓鼓餒旗靡鼓旗相當紅旗報捷黃旗紫蓋旌旗蔽日旌旗卷舒卷旗息鼓旗鼓相當旗開得勝旗幟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