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篲
詞語 | 擁篲 |
---|---|
拼音 | yōng hu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作“擁彗”。執帚。帚用以掃除清道,古人迎候賓客,常擁篲以示敬意。(二)、引申為掃清障礙。
解釋:
(一)、亦作“ 擁彗 ”。執帚。帚用以掃除清道,古人迎候賓客,常擁篲以示敬意。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騶子 ﹞如 燕 , 昭王 擁彗先驅,請列弟子之座而受業。”《漢書·高帝紀下》:“后上朝, 太公 擁彗,迎門卻行。”《史記·高祖本紀》作“擁篲”。 唐 李白 《行路難》詩之二:“君不見昔時 燕 家重 郭隗 ,擁篲折腰無嫌猜。” 魯迅 《三閑集·路》:“文藝家的眼光要超時代,所以到否雖不可知,也須先行擁篲清道,或者傴僂奉迎。”
(二)、引申為掃清障礙。
梁啟超 《生計學學說沿革小史·例言》:“今只有《原富》一種(其在前一二無可觀),理深文奧,讀者不易,先讀本論,可為擁篲之資。”
釋義:
《史記 高祖本紀》:“后高祖朝,太公擁篲,迎門卻行。”篲,通彗。即笤帚。“擁篲”,即是手執笤帚掃地,古人迎候賓客,嘗擁篲以示恭敬。后因用為典實。詎知方擁篲,逢子敬維桑。(崔善為《答王無功冬夜載酒鄉館》)這里以“擁篲”為喻,自述曾恭迎王無功的到來。
相關詞語:
持衡擁璇蜂擁而來紛紛擁擁蜂擁而上蜂擁而至蜂擁蟻聚蜂擁蟻屯后擁前呼前呼后擁徒擁虛名一擁而上擁書百城一擁而入蟻擁蜂攢擁兵自固擁篲救火擁書南面擁霧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