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靖
詞語 | 安靖 |
---|---|
拼音 | ān jì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使安定平靜?!蹲髠鳌は骞吣辍罚骸拔范笊舷麓群?,慈和而后能安靖其國家,以事大國,所以存也?!薄稘h書·王莽傳上》:“綱紀咸張,成在一匱,此其所以保佑圣 漢,安靖元元之效也?!彼?蘇轍《代滕達道龍圖蘇州謝上表》之二:“臣早事三朝,誤知先帝,初睹變更之議,每陳安靖之謀。”清 魏源《軍儲篇》二:“張天駿 藉安靖之名,為卸責自全之地,其交部議處。”(二)、安定平靜。宋 蘇軾《與楊濟甫》之一:“惟聞墳墓安靖,非 濟甫 風義之篤,何以得此?”明 李東陽《求退錄·陳情懇乞辭免恩蔭疏》:“若 燕、齊、河、洛 之安靖以為臣等之功,則 川、陜、湖、貴 之縱橫,復是誰歟之過?”清 孫枝蔚《貞女詩》:“昔當 關中 亂,州邑失安靖。”范文瀾《中國近代史》第六章第六節:“永福 回 臺南 佈置海防,又推行聯莊法,檢舉匪類,地方逐漸安靖?!?h2>解釋:
(一)、使安定平靜。
《左傳·襄公二十七年》:“畏而后上下慈和,慈和而后能安靖其國家,以事大國,所以存也?!薄稘h書·王莽傳上》:“綱紀咸張,成在一匱,此其所以保佑圣 漢 ,安靖元元之效也?!?宋 蘇轍 《代滕達道龍圖蘇州謝上表》之二:“臣早事三朝,誤知先帝,初睹變更之議,每陳安靖之謀。” 清 魏源 《軍儲篇》二:“ 張天駿 藉安靖之名,為卸責自全之地,其交部議處?!?/p>
(二)、安定平靜。
宋 蘇軾 《與楊濟甫》之一:“惟聞墳墓安靖,非 濟甫 風義之篤,何以得此?” 明 李東陽 《求退錄·陳情懇乞辭免恩蔭疏》:“若 燕 、 齊 、 河 、 洛 之安靖以為臣等之功,則 川 、 陜 、 湖 、 貴 之縱橫,復是誰歟之過?” 清 孫枝蔚 《貞女詩》:“昔當 關中 亂,州邑失安靖?!?范文瀾 《中國近代史》第六章第六節:“ 永福 回 臺南 佈置海防,又推行聯莊法,檢舉匪類,地方逐漸安靖?!?/p>
釋義:
1.使安定平靜。 2.安定平靜。
造句:
1、 那年頭地面不安靖,土匪不時前來,鬧得村里經常雞犬不寧。
2、 那年頭地面不安靖,土匪不時前來,鬧得村里經場鼎犬不寧。
相關詞語:
安樂窩安安穩穩安邦定國安邦治國安不忘危安步當車安常處順安常守分安常守故安車蒲輪安堵樂業安堵如故安分守己安分知足安富恤貧安富尊榮安國寧家安魂定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