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溜
詞語 | 石溜 |
---|---|
拼音 | shí li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作“石留”。指貧瘠多石之地。(二)、亦作“石霤”。巖石間的水流。
解釋:
(一)、亦作“ 石留 ”。指貧瘠多石之地。
《戰國策·韓策一》:“ 成皋 ,石溜之地也。寡人無所用之。” 晉 左思 《魏都賦》:“隰壤瀸漏而沮洳,林藪石留而蕪穢。” 明 王志堅 《表異錄》卷二:“石留,言大地多石,如人之有留結也。”
(二)、亦作“ 石霤 ”。巖石間的水流。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北坎室上,有微涓石溜,豐周瓢飲,似是棲游隱學之所。” 唐 王維 《欒家瀨》詩:“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溜瀉。” 宋 蘇轍 《萬杉寺》詩:“涓涓石溜供廚足,矗矗山屏遶寺開。” 明 周履靖 《錦箋記·泛月》:“試聽殿鈴隱隱,石溜潺潺,總把游情逗。” 聞一多 《祈禱》詩:“誰告訴我戈壁的沉默,和五岳的莊嚴?又告訴我 泰山 的石霤還滴著忍耐, 大江 黃河 又流著和諧?”
釋義:
shí liū貧瘠之地。《戰國策 韓策一》:“~~之地也。”
相關詞語:
試金石石尤風一溜煙安如磐石安如盤石安于盤石搬石砸腳不分玉石穿云裂石餐云臥石觸石決木滴水穿石點石成金電光石火鼎鐺玉石儋石之儲點石為金飛沙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