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銀
詞語 | 包銀 |
---|---|
拼音 | bāo yín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舊指戲班按合同付給演員的工薪解釋:
(一)、 元 代對漢民戶所征收的賦稅項目之一。
《元典章·圣政二·均賦役》:“爰自包銀之法行,積弊到今,民力愈困。”《元史·食貨志一》:“科差之名有二:曰絲科,曰包銀……包銀之法 憲宗 乙卯年始定之。初漢民科納包銀六兩。”《續(xù)資治通鑒·元泰定帝泰定二年》:“除 江 淮 創(chuàng)科包銀。”
(二)、舊時戲班班主或戲院經(jīng)理人根據(jù)合同按期付給演員或戲班的定額酬金。
洪深 《歌女紅牡丹·電影故事》:“饋以包銀所得,作獄中用度。”
釋義:
舊時戲院按期付給劇團或主要演員的約定的報酬。
造句:
1、要想擁有干凈的手提包無菌的包包提手,那么包銀的可以輕松掛在任何桌子上的小鉤子可以讓你時髦地把手提包掛在空中并且于你的視線范圍之內(nèi)。
2、要想擁有干凈的手提包以及無菌的包包提手,那么這些包銀的可以輕松掛在任何桌子上的小鉤子可以讓你時髦地把手提包掛在空中并且存在于你的視線范圍之內(nèi)。
相關(guān)詞語:
包藏禍心包舉宇內(nèi)包羅萬象包羞忍恥包藏奸心包打天下包攬詞訟包羅萬有包辦代替大度包容膽大包天大膽包身屙金溺銀火樹銀花含垢包羞懷銀紆紫火燭銀花兼容并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