慚色
詞語 | 慚色 |
---|---|
拼音 | cán sè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慚愧的神色:面有慚色。解釋:
(一)、亦作“慙色”。羞愧的臉色。
《韓詩外傳》卷一:“ 子貢 逡巡,面有慙色,不辭而去。”《晉書·何充傳》:“ 充 對曰:‘陛下龍飛,臣 冰 之力也。若如臣議,不覩升平之世。’帝有慙色。” 宋 沉作喆 《寓簡》卷十:“吾視花有慚色也。” 清 侯方域 《太子丹論》:“其死也,將下見其始祖 召公奭 於九原,即引而進之 周 之先 文王 、 武王 之側,亦豈有慚色哉!”
釋義:
以土塊隸屬于九龍鎮以土塊村委會,屬于山區地貌。位于九龍鎮北邊,距離村委會15公里,距離九龍鎮政府所在地27公里,國土面積有9168畝,海拔1750米,年平均氣溫11℃,年降水量1000毫米,適宜種植糧食、煙葉等農作物。
造句:
1、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2、這時的母親,總是面有慚色地笑笑。
相關詞語:
清一色黯然失色黯然無色變色易容變色之言勃然變色不動聲色不露聲色白色恐怖變臉變色變顏變色不露神色不露形色菜蔬之色慚鳧企鶴察言觀色沉湎酒色承顏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