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杖
詞語 | 錫杖 |
---|---|
拼音 | xī zhàng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佛教的杖形法器,頭部裝有錫環(huán)。解釋:
(一)、僧人所持的禪杖。其制:杖頭有一鐵卷,中段用木,下安鐵纂,振時作聲。梵名隙棄羅(Khakkhara),取錫錫作聲為義。
《得道梯橙錫杖經(jīng)》:“是錫杖者,名為智杖,亦名德杖。” 晉 竺僧度 《答楊苕華書》:“且披袈裟,振錫杖,飲清流,詠波若,雖王公之服,八珍之膳,鏗鏘之聲,煒曄之色,不與易也。” 唐 柳宗元 《浩初上人見貽絕句欲登仙人山因以酬之》詩:“仙山不屬分符客,一任凌空錫杖飛。”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有老僧衣紅袈裟,一手托鉢,一手振錫杖。”
釋義:
1.僧人所持的禪杖。其制﹕杖頭有一鐵卷﹐中段用木﹐下安鐵纂﹐振時作聲。梵名隙棄羅(Khakkhara)﹐取錫錫作聲為義。
造句:
1、 僧人看向正與門衛(wèi)交談的晴明,用力握緊了手中的錫杖,注意到這點(diǎn)的凌壽嗤笑一聲,繼續(xù)說道:怎么樣,要不要我助你一臂之力,那個老頭正好對我有用。
2、 他有所憬悟,把錫杖插在地上,莊重地跪下身來,朗聲發(fā)愿,從今要廣為化緣,在這里筑窟造像,使它真正成為圣地。
相關(guān)詞語:
持刀動杖大杖則走分茅錫土明火執(zhí)杖明火持杖拿刀動杖拿刀弄杖憑幾據(jù)杖束杖理民杖履相從杖履縱橫擲杖成龍芒鞋竹杖竹杖芒鞋竹杖成龍杖鉞一方杖杜弄麞永錫不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