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襲
詞語 | 剽襲 |
---|---|
拼音 | piāo xí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剽竊;抄襲。解釋:
(一)、抄襲。
宋 歐陽修 《絳守居園池》詩:“孰云己出不剽襲,句斷欲學《盤庚》書。” 明 方孝孺 《與趙伯欽書》之一:“故圣賢文辭非有大過於今人,其所以不可及者,造道深而自得者遠,恒言卑論亦可為后世法,非剽襲以為説者之淺也。” 聞一多 《致梁實秋》:“民國大學學生課藝中竟有全段剽襲者。”
釋義:
剽襲指對別人的思想或作品進行剽竊或抄襲。
造句:
1、 近日王彬彬又寫下萬字長文,指出汪暉涉嫌“注釋式剽襲”和“偽注式剽襲”。
2、 以各種方式剽襲他人著作的情形,不再能在后來的著述中找到。
相關詞語:
傳圭襲組傳龜襲紫傳爵襲紫重規襲矩重金襲湯蹈常襲故蹈襲覆轍蹈襲前人東抄西襲勞師襲遠潛竊陽剽仍陋襲簡什襲而藏什襲以藏什襲珍藏突然襲擊襲故蹈常襲人故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