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甑
詞語 | 墜甑 |
---|---|
拼音 | zhuì zè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墮甑。謂錯謬已鑄,后悔無益;或事已過去,不值得置意。解釋:
(一)、墮甑。謂錯謬已鑄,后悔無益;或事已過去,不值得置意。
宋 蘇軾 《聞子由為郡僚所捃恐當去官》詩:“寧知事大繆,舉步得狼狽。我已無可言,墜甑難追悔。” 清 譚嗣同 《仁學》十六:“世人妄逐既逝之榮辱得喪,執之以為哀樂。過駒不留,而墜甑猶顧;前者未忘,而后者沓至。終其身接應不暇,而卒於無一能應,不亦悲乎!”按,一本作“ 墮甑 ”。
釋義:
《后漢書》卷六十八《郭符許列傳·郭太》~2229~孟敏字叔達,鉅鹿楊氏人也。客居太原。荷甑墯地,不顧而去。林宗見而問其意。對曰:“甑以破矣,視之何益?”林宗以此異之,因勸令游學。十年知名,三公俱辟,并不屈云。
相關鏈接:甑
相關詞語:
墮甑不顧釜魚甑塵孤學墜緒呱呱墜地加膝墜淵加膝墜泉口墜天花亂墜天花飄籓墜溷瓶墜簪折破甑不顧天花亂墜天華亂墜搖搖欲墜遺簪墜屨遺編墜簡遺珥墜簪遺篇墜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