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議
詞語 | 沮議 |
---|---|
拼音 | jǔ yì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非議;異議。解釋:
(一)、非議;異議。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二客雖窒計沮議,何傷。”《孫子·九地》“夷關(guān)折符” 唐 李筌 注:“政令既行,閉關(guān)折符,無得有所沮議,恐惑眾士心也。”《新唐書·陸贄傳》:“所謂小人者,非悉懷險詖以覆邦家也,蓋趨向狹促,以沮議為出眾,自異為不羣,趣小利,昧遠(yuǎn)圖,効小信,傷大道爾。” 宋 秦觀 《鮮于子駿行狀》:“ 熙寧 初,有詔侍從之臣各舉所知, 范蜀公 時為翰林學(xué)士,以應(yīng)詔除 利州路 轉(zhuǎn)運判官,執(zhí)政有沮議者。”
釋義:
沮議,為非議;異議的意思,出自漢王褒 《四子講德論》。
相關(guān)詞語:
不可思議博采眾議崇論閎議從長計議崇論吰議崇論宏議崇論谹議從長商議大發(fā)議論瞽言萏議閎言崇議魂懾色沮魂慴色沮街談巷議集思廣議街譚巷議恐遭物議力排眾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