陬訾
詞語 | 陬訾 |
---|---|
拼音 | zōu z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作“陬觜”。星名。《爾雅·釋天》“正月為陬”清 郝懿行 義疏:“陬者,虞喜 以為陬訾是也。按陬訾,星名,即營室東壁,正月日在營室,日月會於陬訾,故以孟陬為名。”(二)、古天文名詞。十二次之一。古代以歲星在十二次的位置紀年。宋 王禹偁《拾簡牘遺事》:“歲 在陬觜,鄭 已饑矣。”
解釋:
(一)、亦作“ 陬觜 ”。星名。
《爾雅·釋天》“正月為陬” 清 郝懿行 義疏:“陬者, 虞喜 以為陬訾是也。按陬訾,星名,即營室東壁,正月日在營室,日月會於陬訾,故以孟陬為名。”
(二)、古天文名詞。十二次之一。古代以歲星在十二次的位置紀年。
宋 王禹偁 《拾簡牘遺事》:“ 歲 在陬觜, 鄭 已饑矣。”
釋義:
陬訾,漢語詞匯,釋義為星名。古天文名詞。遠古部落名。
相關詞語:
區聞陬見山陬海澨浞訾栗斯窮陬僻壤不訾詬恥山陬海噬哫訾栗斯卑陬失色山陬海澨無可訾議城陬東不訾訾責怨訾無訾不訾之器訾訐郊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