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濤
詞語 | 狂濤 |
---|---|
拼音 | kuáng tā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洶涌的波濤,比喻浩大的聲勢。解釋:
(一)、洶涌的波濤。
五代 齊己 《觀李瓊處士畫海濤》詩:“巨鼇轉側長鰌翻,狂濤顛浪高漫漫。” 宋 辛棄疾 《水龍吟·用些語再題瓢泉》詞:“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無助,狂濤些。”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就這樣她跑到了海邊,毫沒有顧惜地縱身撲向了怪嘯著的狂濤巨浪。”
(二)、喻禍亂。
明 黃道周 《漳郡寇退寄候劉遠予明府》詩之二:“名賢良不負,半壁倚長城。能使狂濤退,遂聞溟海清。” 陳毅 《游柏林失不雷河》詩:“狂濤興起,人間戰禍。”
(三)、喻險境。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 耶彼策 曰:‘汝得救孺子眾!汝以為脫身狂濤,獲天幸歟!’”
(四)、喻澎湃的思潮。
姚雪垠 《言志篇》:“停筆時拋激動淚,狂濤迭起硯池中。”
釋義:
洶涌的波濤,比喻浩大的聲勢。
造句:
1、 面對生活的狂濤,叫罵詛咒者是庸人,低頭沉思者是哲人,劈浪奮進者是開拓的人。
2、 狂濤巨浪就像千軍萬馬,呼嘯奔騰而來。
相關詞語:
波濤洶涌大喜若狂蝶戀蜂狂蜂狂蝶亂鳳狂龍躁歡欣若狂駭浪驚濤歡喜若狂解發佯狂驚濤駭浪驚喜若狂驚喜欲狂舉國若狂驚風怒濤驚濤巨浪驚濤怒浪鯨濤鼉浪狂吠狴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