猢猻王
詞語 | 猢猻王 |
---|---|
拼音 | hú sūn wáng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舊稱鄉塾教師或小學校教師。學童頑皮如猢猻,因喻其師為“猢猻王”,含嘲笑意。解釋:
(一)、舊稱鄉塾教師或小學校教師。學童頑皮如猢猻,因喻其師為“猢猻王”,含嘲笑意。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辯證八·嘲學究》:“近世嘲學究云:‘我若有道路,不做猢猻王。’本 秦檜 之詩也, 秦 蓋微時為童子師,仰束脩自給,故有‘若得水田三百畝,這番不做猢猻王’。”亦作“ 猢猻大王 ”。《官場現形記》第十七回:“雖然也沒有甚么大進項,比起沒有發達的時候,在人家坐冷板凳,做猢猻大王,已經天懸地隔了。”
釋義:
1.舊稱鄉塾教師或小學校教師。學童頑皮如猢猻,因喻其師為"猢猻王",含嘲笑意。
相關詞語:
霸王別姬霸王風月稱王稱霸成王敗寇恥居王后帝王將相當刑而王敵王所愾獨立王國鵝王擇乳富埒王侯公子王孫混世魔王淮王雞狗老王賣瓜買王得羊目無王法乃心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