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獸
詞語 | 十二獸 |
---|---|
拼音 | shí èr shòu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一)、指由人扮飾的十二種獸像。古代用以驅疫避邪。(二)、即十二蟲。
解釋:
(一)、指由人扮飾的十二種獸像。古代用以驅疫避邪。
《后漢書·禮儀志中》:“因作方相與十二獸儛。嚾呼,周徧前后省三過,持炬火,送疫出端門。”
(二)、即十二蟲。
唐 劉存 《事始》:“ 黃帝 立子丑十二辰以名月,又以十二名獸屬之。”參見“ 十二相屬 ”。
釋義:
1.指由人扮飾的十二種獸像。古代用以驅疫避邪。 2.即十二蟲。
相關詞語:
二把刀鳥獸散拔十得五百獸率舞不二法門不擒二毛拔十失五百二關河百二河山百二金甌百二山川百二山河別無二致不管一二才貫二酉尺二秀才尺二冤家曾無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