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鹵
詞語 | 疏鹵 |
---|---|
拼音 | shū lǔ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疎鹵”。1.粗疏輕率。 宋 葉適 《紹興府新置二莊記》:“ 越 為郊畿而民不勝困,卿相迭守而治反疎鹵。”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四》:“太史平生為文極詳謹,不應此獨疏鹵,得非傳寫者之譌邪?”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三》:“ 劉知幾 《史通》以為附贅懸疣,雷同一律,而大譏《隋史》之非。此疏鹵之譚,匪綜核之論。”(2).樸實真率。《楚辭·九章》 宋 朱熹 題解:“今考其詞,大抵多直致無潤色,而《惜往日》、《悲回風》又其臨絶之音,以故顛倒重復,倔強疏鹵,尤憤懣而極悲哀,讀之使人太息流涕而不能已。”解釋:
(一)、亦作“疎鹵”。粗疏輕率。
宋 葉適 《紹興府新置二莊記》:“ 越 為郊畿而民不勝困,卿相迭守而治反疎鹵。”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四》:“太史平生為文極詳謹,不應此獨疏鹵,得非傳寫者之譌邪?”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三》:“ 劉知幾 《史通》以為附贅懸疣,雷同一律,而大譏《隋史》之非。此疏鹵之譚,匪綜核之論。”
(二)、樸實真率。
《楚辭·九章》 宋 朱熹 題解:“今考其詞,大抵多直致無潤色,而《惜往日》、《悲回風》又其臨絶之音,以故顛倒重復,倔強疏鹵,尤憤懣而極悲哀,讀之使人太息流涕而不能已。”
釋義:
亦作“疎鹵”。 1.粗疏輕率。 宋 葉適 《紹興府新置二莊記》:“ 越 為郊畿而民不勝困,卿相迭守而治反疎鹵。”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四》:“太史平生為文極詳謹,不應此獨疏鹵,得非傳寫者之譌邪?”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三》:“ 劉知幾 《史通》以為附贅懸疣,雷同一律,而大譏《隋史》之非。此疏鹵之譚,匪綜核之論。”
相關詞語:
暗香疏影百密一疏弊衣疏食才疏學淺才疏意廣才疏志大草木蕭疏才疏德薄才疏計拙材疏志大德薄才疏綱目不疏禁網疏闊競今疏古朗目疏眉斂后疏前流血漂鹵鹵莽滅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