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襲
詞語 | 十襲 |
---|---|
拼音 | shí xí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把物品一層又一層地包裹起來,以示珍貴。解釋:
(一)、把物品一層又一層地包裹起來,以示珍貴。
宋 歐陽修 《謝賜<漢書>表》:“十襲珍藏,但誓傳家而永寳。” 宋 陳師道 《謝寇十一惠端硯》詩:“琢為時樣供翰墨,十襲包藏百金貴。” 宋 楊萬里 《三辰硯屏歌》:“懷璧未為罪,借書未為癡,公當(dāng)十襲古錦帊,如何傳翫十手把,不防夜半有力者?”
釋義:
十襲是漢語詞匯,拼音shí xí,出自《藝文類聚》。
相關(guān)詞語:
拔十得五拔十失五傳圭襲組傳龜襲紫傳爵襲紫重規(guī)襲矩重金襲湯蹈常襲故蹈襲覆轍蹈襲前人東抄西襲歸十歸一金釵十二九流十家九儒十丐舉十知九九變十化九故十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