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纛
詞語 | 坐纛 |
---|---|
拼音 | zuò dà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代軍中主帥的大旗。《明史·王喬年傳》:“賊礮擊 喬年 坐纛,雉堞盡碎。”《天雨花》第十五回:“左邊長嶺山一座,右邊一簇是叢林,中軍坐纛風中颭,寨后空虛無靠身。”《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前日還打發(fā)人來,在 南京 做了二十首大紅緞子繡龍的旗,一首大黃緞子的坐纛。”解釋:
(一)、古代軍中主帥的大旗。
《明史·王喬年傳》:“賊礮擊 喬年 坐纛,雉堞盡碎。”《天雨花》第十五回:“左邊長嶺山一座,右邊一簇是叢林,中軍坐纛風中颭,寨后空虛無靠身。”《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前日還打發(fā)人來,在 南京 做了二十首大紅緞子繡龍的旗,一首大黃緞子的坐纛。”
釋義:
戚繼光《紀效新書·旗鼓》卷十六有中軍坐纛說明:“此不可用于行陣,重大也。
相關詞語:
安坐待斃璧坐璣馳稠人廣坐獨坐愁城高牙大纛割席分坐裹糧坐甲灌夫罵坐龍幡虎纛滿坐風生平起平坐日坐愁城如坐春風如坐云霧如坐針氈十眠九坐使酒罵坐束手坐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