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騖
詞語 | 外騖 |
---|---|
拼音 | wài wù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謂流溢于外。 宋 蘇軾 《天慶觀乳泉賦》:“凡水之在人者,為汗,為涕,為洟,為血,為溲,為淚,為涎,為沫。此數者,皆水去人而外騖,然后肇於有物,皆咸而不能返,故咸者九而甘者一。”(2).謂別有追求,心不專。 清 魏源 《默觚上·學篇十一》:“惟本原盛大者,能時措出之而不窮,故君子務本,專用力于德性而不敢外騖。”解釋:
(一)、謂流溢于外。
宋 蘇軾 《天慶觀乳泉賦》:“凡水之在人者,為汗,為涕,為洟,為血,為溲,為淚,為涎,為沫。此數者,皆水去人而外騖,然后肇於有物,皆咸而不能返,故咸者九而甘者一。”
(二)、謂別有追求,心不專。
清 魏源 《默觚上·學篇十一》:“惟本原盛大者,能時措出之而不窮,故君子務本,專用力于德性而不敢外騖。”
釋義:
wài wù外騖1.謂流溢于外。2.謂別有追求心不專。
相關詞語:
門外漢安內攘外昂首天外昂頭天外八荒之外不敢旁騖暴內陵外超然物外超然象外超以象外吃里爬外馳名中外徹里徹外徹里至外徹內徹外吃里扒外弛高騖遠崇洋媚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