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闞
詞語 | 窺闞 |
---|---|
拼音 | kuī kàn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見“窺瞰”。解釋:
(一)、見“ 窺瞰 ”。
釋義:
拼音:kuī kàn注音:ㄎㄨㄟ ㄎㄢˋ[引證解釋]亦作“ 窺闞 ”。亦作“ 窺矙 ”。 1.俯視。 唐 韓愈 《寄盧仝》詩:“每騎屋山下窺闞,渾舍驚怕走折趾。” 宋 黃庭堅 《和邢惇夫秘懷》之三:“夢臨秋江水,魚蝦避窺瞰。”2. 張望;偷看。《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娘子耐心度日,地方輕薄子弟不少,你又生得美貌,莫在門前窺矙,招風攬火。” 明 陸采 《明珠記·授計》:“管教伊愁上添歡,悄低低怕有人窺瞰。”
相關(guān)詞語:
管窺筐舉管窺蠡測管中窺豹管中窺天窺豹一斑窺間伺隙窺見一斑窺牖小兒蠡測管窺蠡酌管窺簾窺壁聽鄰女窺墻略窺一斑目不窺園面面相窺南戶窺郎隙穴之窺一斑窺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