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失
詞語 | 自失 |
---|---|
拼音 | zì sh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因感空虛、不足而內心若有所失。(二)、自己失去時機。
(三)、失身。
(四)、自己逃逸。失,通“逸”。
解釋:
(一)、因感空虛、不足而內心若有所失。
《列子·仲尼》:“ 子貢 茫然自失,歸家淫思七日?!薄妒酚洝と照吡袀鳌罚骸?宋忠 賈誼 忽而自失,芒乎無色,悵然噤口不能言?!?晉 葛洪 《抱樸子·嘉遯》:“ 赴勢公子 勃然自失,肅爾改容。” 唐 劉肅 《大唐新語·舉賢》:“ 太宗 嘗問侍臣曰:‘朕子弟孰賢?’ 魏徵 對曰:‘臣愚不能盡知,唯 霍王元軌 ,數與臣言,臣未嘗不自失?!?/p>
(二)、自己失去時機。
明 劉基 《諭甌栝父老文》:“惟父老審圖之,無自失?!?/p>
(三)、失身。
《易·比》:“比之自內,不自失也。” 程頤 傳:“二雖中正,質柔體順,故有貞吉自失之戒,戒之自守,以待上之求?!?/p>
(四)、自己逃逸。失,通“ 逸 ”。
《莊子·應帝王》:“明日又與之見 壺子 ,立未定,自失而走。”
釋義:
1.因感空虛﹑不足而內心若有所失。 2.自己失去時機。 3.失身。 4.自己逃逸。失﹐通"逸"。
相關詞語:
愛鶴失眾安閑自得安閑自在按行自抑黯然失色昂然自得傲睨自若昂昂自若昂然自若遨翔自得跋扈自恣百不失一百無一失悲不自勝北叟失馬閉關自守敝帚自珍不打自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