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釵
詞語 | 插釵 |
---|---|
拼音 | chā chāi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將釵插于發髻中。(二)、宋時風俗,議婚時兩親相見,若新人中意,即以金釵插于冠髻中,謂之“插釵”。
解釋:
(一)、將釵插于發髻中。
唐 王維 《扶南曲歌詞》之五:“散黛恨猶輕,釵插嫌未正?!?/p>
(二)、 宋 時風俗,議婚時兩親相見,若新人中意,即以金釵插于冠髻中,謂之“插釵”。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娶婦》:“若相媳婦,即男家親人或婆往女家,看中,即以釵子插冠中,謂之‘插釵子’?!?宋 吳自牧 《夢粱錄·嫁娶》:“男家擇日備酒禮詣女家,或借園圃,或湖舫內,兩親相見,謂之‘相親’……如新人中意,即以金釵插於冠髻中,名曰‘插釵’?!?/p>
釋義:
1.將釵插于發髻中。 2.宋時風俗,議婚時兩親相見,若新人中意,即以金釵插于冠髻中,謂之"插釵"。
相關詞語:
鬢亂釵橫布裙荊釵插翅難飛插翅難逃插科打諢插圈弄套釵橫鬢亂釵荊裙布插架萬軸插科使砌打諢插科鈿合金釵分釵斷帶分釵破鏡分釵劈鳳見縫插針金釵換酒金釵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