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渚磯
詞語 | 牛渚磯 |
---|---|
拼音 | niú zhǔ jī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在今 安徽省 馬鞍山市 西南 長江 邊,為 牛渚山 北部突出于 長江 中的部分,又名 采石磯,是溝通 大江 南北的重要津渡。為 晉 溫嶠 燃犀、袁宏 高詠以及傳說 唐 李白 捉月溺水處。宋 周必大《二老堂雜志·記太平州牛渚磯》:“至 采石鎮 渡夾登 牛渚磯。俯見 大江,閔然犀之取禍;傍顧荒臺,痛捉月之殞身;遙瞻西岸,思 樊若水 之獻策。”參見“犀照牛渚”、“牛渚詠”、“捉月”。解釋:
(一)、在今 安徽省 馬鞍山市 西南 長江 邊,為 牛渚山 北部突出于 長江 中的部分,又名 采石磯 ,是溝通 大江 南北的重要津渡。為 晉 溫嶠 燃犀、 袁宏 高詠以及傳說 唐 李白 捉月溺水處。
宋 周必大 《二老堂雜志·記太平州牛渚磯》:“至 采石鎮 渡夾登 牛渚磯 。俯見 大江 ,閔然犀之取禍;傍顧荒臺,痛捉月之殞身;遙瞻西岸,思 樊若水 之獻策。”參見“ 犀照牛渚 ”、“ 牛渚詠 ”、“ 捉月 ”。
釋義:
1.在今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南長江邊,為牛渚山北部突出于長江中的部分,又名采石磯,是溝通大江南北的重要津渡。為晉溫嶠燃犀﹑袁宏高詠以及傳說唐李白捉月溺水處。
相關詞語:
風馬牛一牛鳴執牛耳搏牛之虻版筑飯牛床下牛斗椎牛饗士充棟汗牛吹牛拍馬喘月吳牛槌牛釃酒椎牛發冢椎牛歃血帶牛佩犢對牛彈琴多如牛毛對牛鼓簧放牛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