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密
詞語 | 蒲密 |
---|---|
拼音 | pú m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蒲 與 密,古二縣名。春秋 時,子路 治 蒲 三年,有政績,孔子 入其境,三稱其善。見《孔子家語·辯政》。東漢 時,卓茂 為 密 令數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遺。見《后漢書·卓茂傳》。后常用“蒲密”指教化盛行的地方。晉 陸機《演連珠》之三二:“蒲 密 之黎,遺時雍之世。”《宋書·良吏傳序》:“蒞民之官,遷變歲屬,灶不得黔,席未暇煖,蒲密 之化,事未易階。”唐 張說《徐高御挽歌》:“蒲 密 遙千載,鳴琴始一追。”解釋:
(一)、蒲 與 密 ,古二縣名。
春秋 時, 子路 治 蒲 三年,有政績, 孔子 入其境,三稱其善。見《孔子家語·辯政》。 東漢 時, 卓茂 為 密 令數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遺。見《后漢書·卓茂傳》。后常用“蒲密”指教化盛行的地方。 晉 陸機 《演連珠》之三二:“ 蒲 密 之黎,遺時雍之世。”《宋書·良吏傳序》:“蒞民之官,遷變歲屬,灶不得黔,席未暇煖, 蒲密 之化,事未易階。” 唐 張說 《徐高御挽歌》:“ 蒲 密 遙千載,鳴琴始一追。”
釋義:
《昭明文選》卷五十五晉·陸士衡(機)《演連珠五十首》其三十二,臣聞動循定檢,天有可察;應無常節,身或難照。是以望景揆日,盈數可期;撫臆論心,有時而謬。臣聞傾耳求音,視優聽苦;澄心徇物,形逸神勞。是以天殊其數,雖同方不能分其戚;理塞其通,則并質不能共其休。臣聞遁世之士,非受匏瓜之性;幽居之女,非無懷春之情。是以名勝欲,故偶影之操;矜窮愈達,故凌霄之節厲。臣聞聽極于音,不慕鈞天之樂;身足于蔭,無假垂天之云。是以蒲密之黎,遺時雍之世;豐沛之士,忘桓揆之君。臣聞飛轡西頓,則離朱與蒙瞍收察;懸景東秀,則夜光與武夫匿耀。是以才換世則俱困,功偶時而并劭。唐·李善注:「《家語》曰:子路為蒲宰,夫子入其境而嘆。子貢執轡而問曰:『夫子未見由而三稱善,何也?』曰:『吾入其境,田疇甚易,草萊甚辟,此恭敬以信,故其人盡力也;入其邑,墟屋甚嚴,樹木甚茂,此忠信以寬,故其民不偷也;至其庭甚閑,此明察以斷,其民不擾也。密令卓茂。』」
相關詞語:
安車蒲輪八音遏密百密一疏沉密寡言詞嚴義密遏密八音公規密諫過從甚密河同水密緊鑼密鼓機事不密胯下蒲伏慮周藻密密不通風密鑼緊鼓密約偷期密云不雨密密層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