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拾
詞語 | 采拾 |
---|---|
拼音 | cǎi shí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采摘拾取。《后漢書·江革傳》:“ 革 負母逃難,備經阻險,常採拾以為養。”《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軍士乏食,乃有鬻子去妻,老弱採拾於野,殍踣於行路者。” 宋 沉括 《夢溪補筆談·藥議》:“ 嶺 南深山中有大竹……遇夜野火燒,林木為煨燼,而竹黃不灰,如火燒獸骨而輕,土人多於火后採拾,以供藥品。”(2).搜求;拾取;選取。《晉書·謝尚傳》:“ 尚 於是採拾樂人,并製石磬,以備太樂。” 宋 王讜 《唐語林·方正》:“ 太宗 得 魏徵 ,採拾闕遺,弼成圣政。” 宋 洪巽 《旸谷漫錄》:“京都中下之戶不重生男,每生女,則愛護如捧璧擎珠,甫長成,則隨其姿質,教以藝業,用備士大夫採拾娛侍。”猶選取。 南朝 陳 徐陵 《與王吳郡僧智書》:“ 伊公 在 亳 , 渭老 師 周 ,旌賁邱園,采拾衡巷。”解釋:
(一)、采摘拾取。
《后漢書·江革傳》:“ 革 負母逃難,備經阻險,常採拾以為養。”《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軍士乏食,乃有鬻子去妻,老弱採拾於野,殍踣於行路者。” 宋 沉括 《夢溪補筆談·藥議》:“ 嶺 南深山中有大竹……遇夜野火燒,林木為煨燼,而竹黃不灰,如火燒獸骨而輕,土人多於火后採拾,以供藥品。”
(二)、搜求;拾取;選取。
《晉書·謝尚傳》:“ 尚 於是採拾樂人,并製石磬,以備太樂。” 宋 王讜 《唐語林·方正》:“ 太宗 得 魏徵 ,採拾闕遺,弼成圣政。” 宋 洪巽 《旸谷漫錄》:“京都中下之戶不重生男,每生女,則愛護如捧璧擎珠,甫長成,則隨其姿質,教以藝業,用備士大夫採拾娛侍。”
(三)、猶選取。
南朝 陳 徐陵 《與王吳郡僧智書》:“ 伊公 在 亳 , 渭老 師 周 ,旌賁邱園,采拾衡巷。”
釋義:
白菜、辣椒、豆豉、蒜、姜1、燒熱油鍋先放入蒜、姜與辣椒炒片刻。2、再放豆豉炒出香味盛起待用。3、鍋里再添少許油然后把白菜倒入大火爆炒。4、放少許鹽、白糖炒均勻。5、把剛才盛起的姜蒜豆豉等再放入。6、炒均勻之后放少許雞精勾生粉芡即可熄火上碟。
相關詞語:
博采眾長補過拾遺補闕拾遺不可收拾班衣戲采抱枝拾葉博采眾議不揪不采采及葑菲采蘭贈藥采薪之憂采椽不斫采風問俗采葑采菲采鳳隨鴉采蘭贈芍采薪之患采薪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