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
詞語 | 詩人 |
---|---|
拼音 | shī ré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寫詩的作家。解釋:
(一)、指《詩經(jīng)》的作者。
《楚辭·九辯》:“竊慕詩人之遺風(fēng)兮,愿託志乎素餐。”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七:“ 范魯公 戒子孫詩,其略曰:‘……《相鼠》尚有禮,宜鑒詩人刺。’”
(二)、寫詩的作家。
漢 揚(yáng)雄 《法言·吾子》:“詩人之賦麗以則,辭人之賦麗以淫。” 唐 白居易 《馬上作》詩:“ 吳中 多詩人,亦不少酒酤。” 明 黃淳耀 《馬巽甫<游橫山記>序》:“昔 陶徵士 作《桃花源記》,后世詩人如 摩詰 、 昌黎 、 夢得 、 圣俞 諸公,皆形之詠歌,以為神仙。” 孫犁 《秀露集·關(guān)于詩》:“這包括詩人的‘志’,即思想或見解。”
釋義:
詩人,就一般意義來講,通常是指寫詩的人,但從文學(xué)概念上講,則應(yīng)是在詩歌(詩詞)創(chuàng)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寫詩的人和詩作家。詩人,通過詩歌創(chuàng)作、吟詠抒發(fā)激情,通過詩歌謳歌祖國的大好河山,通過詩歌傳頌人間真善美。載入文學(xué)史上的詩人,應(yīng)屬于文學(xué)家、思想家、哲學(xué)家、藝術(shù)家的范疇。中國歷代出現(xiàn)過眾多的杰出詩人。如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對于詩人的分類很多,如陸游、丘逢甲等稱愛國詩人,高適等則稱邊塞詩人,陶淵明等稱田園詩人,李商隱等稱無題詩人,郵如斯、袁枚、趙翼、張問陶等稱性靈詩人。另外,古今詩人的雅號還很多,如詩仙、詩圣、詩佛、詩祖等。
相關(guān)詞語:
一人敵矮人看場愛人好士愛人利物愛人以德暗箭傷人矮人觀場矮人看戲暗錘打人暗箭中人百年樹人傍人籬壁傍人門戶悲天憫人北道主人婢作夫人薄寒中人薄命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