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氐
詞語 | 大氐 |
---|---|
拼音 | dà d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大抵;大都。解釋:
(一)、大抵;大都。
《史記·秦始皇本紀》:“自 關 以東,大氐盡畔 秦 吏應諸侯,諸侯咸率其眾西鄉。”《漢書·食貨志下》:“天下大氐無慮皆鑄金錢矣。” 顏師古 注:“氐,讀曰抵。抵,歸也。大歸猶言大凡也。” 宋 洪皓 《松漠紀聞》卷上:“婦人皆悍妬,大氐與他姓相結為十姊妹。”《明史·楊鎬傳》:“ 鎬 未至,先奏陳十事……大氐皆茍且之事。” 章炳麟 《五無論》:“及設議院,而選充議士者,大氐出於豪家,名為人民代表,其實依附政黨。”
釋義:
1.大抵;大都。
相關詞語:
百年大計抱頭大哭筆大如椽彪形大漢勃然大怒博大精深不識大體百年大業百事大吉不顧大局不登大雅才疏志大材大難用長篇大論長枕大被吹大法螺春回大地粗心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