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棄
詞語 | 自棄 |
---|---|
拼音 | zì q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自甘落后,不求上進。解釋:
(一)、亦作“ 自棄 ”。自甘落后,不求上進。
《孟子·離婁上》:“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 三國 魏 曹植 《上責躬應詔詩表》:“是以愚臣徘徊於恩澤而不敢自棄者也。” 明 高啟 《答余新鄭》詩:“幸逢昌期勿自棄,愿更努力脩嘉名。”
(二)、猶自絕。
《史記·周本紀》:“今 殷王 紂 維婦人言是用,自棄其先祖肆祀不答,昬棄其家國,遺其王父母弟不用,乃維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俾暴虐于百姓,以姦軌于 商 國。”《史記·南越列傳》:“又遙聞 高后 盡誅 佗 宗族,掘燒先人冢,以故自棄,犯 長沙 邊境。”《后漢書·朱浮傳》:“常竊悲 京城太叔 以不知足而無賢輔,卒自棄於 鄭 也。”
(三)、辜負自己。
唐 白居易 《長恨歌》:“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四)、見“ 自棄 ”。
釋義:
自棄,語出《孟子·離婁上》:“自暴者, 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其意為自暴自棄,說明一個人不求上進,自甘墮落的意。
造句:
1、 自棄者扶不起,自強者擊不倒。
2、 人活著對時代無益,死后又不能聞名于后人。這是自暴自棄。
相關詞語:
安閑自得安閑自在按行自抑昂然自得傲睨自若昂昂自若昂然自若遨翔自得跋扈自恣悲不自勝背信棄義閉關自守敝帚自珍不打自招不攻自破不能自拔不能自已不棄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