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元
詞語 | 南元 |
---|---|
拼音 | nán yuá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明 清 科舉時代,南方諸省的人應試北闈(鄉試)考中第二名者,稱為南元。因第一名例歸 直隸 籍人,故第二名也稱元。解釋:
(一)、明 清 科舉時代,南方諸省的人應試北闈(鄉試)考中第二名者,稱為南元。因第一名例歸 直隸 籍人,故第二名也稱元。
《清稗類鈔·考試類》:“ 乾隆 辛卯, 高宗 以解元文甚不佳,移第三,以南元為第一。發卷出,奏事太監 曹 某奏稱:‘ 順天 鄉榜向以 順天 人置等一。’乃易還之。”
釋義:
1.明清科舉時代,南方諸省的人應試北闈(鄉試)考中第二名者,稱為南元。因第一名例歸直隸籍人,故第二名也稱元。
相關詞語:
北門南牙北轍南轅闖南走北大江南北東箭南金東南半壁東南雀飛東西南北斗南一人地北天南東南之寶東南之美東南之秀東南竹箭東西南朔返本朝元返本還元鉤元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