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芴
詞語 | 芒芴 |
---|---|
拼音 | máng wù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芒忽”。亦作“芒惚”。亦作“茫惚”。同“恍惚”。形容不可辨認(rèn),不可捉摸。解釋:
(一)、亦作“ 芒忽 ”。亦作“ 芒惚 ”。亦作“ 茫惚 ”。同“ 恍惚 ”。形容不可辨認(rèn),不可捉摸。
《莊子·至樂》:“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 唐 韓愈 《駑驥》詩:“因言天外事,茫惚使人愁。” 宋 秦觀 《變化論》:“化者自無入於有者也……方其入也,則芒忽之間,合而成氣,氣合而成形,形合而成質(zhì)。” 明 徐渭 《鞠賦》:“誰乎誰乎,芒芴曷常!春至麗日,秋臨抗霜。彼亦何熱,此亦何涼!” 清 黃景仁 《夾石》詩:“風(fēng)利欠幽尋,神游付芒惚。”
釋義:
1.亦作"芒忽"。亦作"芒惚"。亦作"茫惚"。同"恍惚"。 2.形容不可辨認(rèn),不可捉摸。
相關(guān)詞語:
不露鋒芒背若芒刺背生芒刺初露鋒芒初試鋒芒鋒芒逼人鋒芒畢露鋒芒不露鋒芒所向負(fù)芒披葦光芒萬丈芒刺在背芒寒色正芒芒苦海芒鞋竹笠剖毫析芒如芒在背如芒刺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