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
詞語 | 中秋 |
---|---|
拼音 | zhōng qi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農歷八月十五日會中秋。——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解釋:
(一)、指農歷八月十五日。
唐 白居易 《效陶潛體》詩之七:“中秋三五夜,明月在前軒。” 宋 吳自牧 《夢粱錄·中秋》:“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 元 關漢卿 《望江亭》第四折:“俺兩口兒今年做一個中秋八月圓。” 老舍 《四世同堂》三九:“在他的端陽節那組卡片中,五毒餅正和中秋的月餅與年節的年糕一樣,是用紅字寫著的。”
(二)、指秋季的第二個月。
《周禮·天官·司裘》:“中秋獻良裘。” 鄭玄 注:“中,音仲。” 唐 顧況 《望初月簡于吏部》詩:“泬寥中秋夜,坐見如鉤月。” 葉圣陶 《飯》:“這時候正是中秋的天氣。”
釋義:
即“中秋節”:月到中秋分外明。
相關詞語:
杯中物肉中刺眼中釘哀感中年暗送秋波暗中摸索暗箭中人百發百中百歲千秋冰壺秋月薄寒中人百中百發伴食中書杯中蛇影杯中之物悲從中來冰壸秋月馳名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