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學
詞語 | 下學 |
---|---|
拼音 | xià xué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學校當天課業完畢,學生回家。解釋:
(一)、謂學習人情事理的基本常識。
《論語·憲問》:“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下達。”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下學人事,上知天命。” 宋 陳亮 《經書發題·論語》:“《論語》一書,無非下學之事也。”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一:“后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謂上達未當學,且説下學,是分下學上達為二也。” 清 黃宗羲 《復秦燈巖書》:“弟究心有年,頗覺其同處在下學,異處在上達。”
(二)、最差的學習。
《文子·道德》:“上學以神聽,中學以心聽,下學以耳聽。”
(三)、向地位或學問不如自己的人請教。
《戰國策·齊策四》:“是以君王無羞亟問,不媿下學。”
(四)、放學。
宋 陸游 《東吳女兒曲》:“阿弟貪書下學遲,獨揀詩章教鸚鵡。” 元 無名氏 《神奴兒》第一折:“這早晚怎生不見孩兒下學來?” 李文元 《婚事》:“按往常,她每夜從民校下學回來,總照常如是要再讀一陣,寫一陣。”
(五)、入學;開始學習。
明 金鉉 《易說》:“閑邪存誠,修辭立誠,下學入門,決當以此為的。” 清 顧炎武 《日知錄·修辭》:“后之君子,於下學之初,即談性道,乃以文章為小技,而不必用力。”
(六)、謂至太學或府、縣學宮視察。
明 權衡 《庚申外史·庚寅》:“先兩日, 脫脫 丞相率省屬下學勉勵。至階,祭酒 呂思誠 下階迎。”《儒林外史》第四回:“次日,小弟到衙門去謁見,老父母方才下學回來。”
釋義:
下學,為現代常用詞匯,有多種意思。
相關詞語:
下馬威安營下寨飽學之士筆下超生筆下生花兵臨城下博學多才博學多聞不恥下問不上不下不相上下不學無術不在話下巴人下里百下百全百下百著半上半下半上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