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灑
詞語 | 飛灑 |
---|---|
拼音 | fēi sǎ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飄散灑落。(二)、特指明清地主勾結官府,將田地賦稅化整為零,分灑到其他農戶的田地上,以逃避賦稅的一種手段。
解釋:
(一)、飄散灑落。
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賦》:“聯翩飛灑,徘徊委積。” 冰心 《最后的安息》:“只有微塵似的雨點,不住的飛灑。”
(二)、特指 明 清 地主勾結官府,將田地賦稅化整為零,分灑到其他農戶的田地上,以逃避賦稅的一種手段。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三》:“若錢糧作弊飛灑各區,則是家至戶到,無不受其荼毒。”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劉夫人》:“謀同飛灑,不令主知。”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六章:“不知啥時候起就將別人的八分地錢糧飛灑到這三畝地上。”
釋義:
飛灑是漢語詞匯,拼音fēi sǎ,出自《雪賦》。
造句:
1、夏日的黃昏,淅淅瀝瀝的小雨四處飛灑,帶著清新明快的旋律,含情脈脈的音韻,把人引入遐想的意境。很快,小雨變為大雨,沒過多久便烏云密布,雷聲滾滾,緊接著,大雨就劈頭蓋臉的傾瀉了下來,真是別有一盤韻味!
2、蒙蒙的細雨向大地飛灑著,瀟灑自如。它輕如牛毛,細如花針,軟軟的,膩膩的,亮晶晶的,讓人難以琢磨。
相關詞語:
滿天飛白云孤飛笨鳥先飛比翼齊飛比翼雙飛不翼而飛白日飛升拔宅飛升跋扈飛揚坌鳥先飛伯勞飛燕草長鶯飛插翅難飛長目飛耳策馬飛輿膽裂魂飛東南雀飛斷梗飛蓬